證券時報券中社訊,中信建投基金固定收益部行政負責人、基金經理許健近日發表觀點指出,近期債券市場大幅度波動,與資金面、政策面和投資者行為等因素有關。從中長期定價來看,流動性好、債券主體信用較好的債券終將在市場穩定后實現價格的回歸,只要底層資產標的質量好,不存在違約風險,中長期收益會逐漸貼近票息收益,過程中的價格波動會被逐步熨平。
許健指出,從資金面來看,進入10月下旬后央行小幅收緊流動性,短期資金利率逐步向政策利率靠攏,資金利率抬升加大短端債券的調整,市場情緒走弱。從投資者行為來看,市場的快速下跌引發投資者擔憂,贖回帶來的壓力引發債券市場的負反饋。今年是資管新規實施的元年,理財產品凈值化后債券市場波動有所加大。隨著資管新規的正式落地,理財類產品正式開啟凈值化改造,但不少個人投資者還沒有面對固收類產品收益率短期快速波動的經歷和預期,此次的調整導致了個人投資者的大量情緒交易,進一步的贖回也加劇了債券市場的調整速度和幅度。
許健認為,隨著央行釋放流動性,銀行間市場資金面回暖,市場風險因素已經得到基本釋放,高信用評級、流動性好的債券已經浮現了中長期的左側配置機會,即便在短期內或許仍會受到投資者情緒的影響繼續震蕩,但不會影響債市中長期的資產配置價值。強預期、弱現實邏輯在充分消化后,市場定價仍將回歸經濟基本面邏輯,利率繼續上行空間相對有限,產品凈值也將逐步修復。債券產品具備票息價值,長期持有才能獲得穩健收益。在債券邏輯未發生根本性變化的情況下,建議投資者拉長持有期。
對于短端債券,許健表示更看好利率債和同業存單的配置機會。他說:“考慮到利率債和同業存單的流動性和調整幅度,如果現在的價格得以穩住,應該說是目前性價比最高的一個資產配置方向?!本托庞脗?,許健表示:“從信用利差的角度上考慮的話,信用債本次的調整其實是一個價值回歸的情況。就是相對來說前期是一個小泡沫的狀態,而現在的信用利差已經回到歷史上25%分位。目前,信用債短期或許還存在交易情緒帶來的拋壓,但是一些評級高、資質好和流動性好的信用債配置價值已經非常明顯,未來的機會大于風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