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do id="qsqq2"><optgroup id="qsqq2"></optgroup></bdo>
  • <td id="qsqq2"></td>
  • OECD預計明年全球經濟增速2.2%,亞洲主要新興市場經濟體將占全球增長3/4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21財經APP作者:舒曉婷2022-11-24 09:04

    當地時間11月22日,經合組織(OECD)在其最新一期《經濟展望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指出,全球經濟增速將遠低于俄烏沖突前的預期,2022年預計為3.1%,2023年放緩至2.2%,2024年溫和復蘇至2.7%。

    經合組織稱,緊縮的貨幣政策和更高的實際利率、持續高企的能源價格、疲弱的實際家庭收入增長以及不斷下降的信心,預計都將削弱經濟增長。

    美國和歐洲的經濟增長正在急劇放緩。根據《報告》,美國2022年的經濟增長率預計僅為1.8%(遠低于2021年的5.9%),2023年和2024年分別為0.5%、1%;歐元區2022年預計增長3.3%,2023年為0.5%,2024年小幅加速至1.4%;英國2022年預計增長4.4%,2023年萎縮0.4%,2024年小幅反彈至0.2%;中國2022年預計增長3.3%,2023年增長4.6%,2024年增長4.1%。

    經合組織臨時首席經濟學家阿爾瓦羅(álvaro Santos Pereira)表示,在2023年和2024年,亞洲將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主要引擎,而歐洲、北美和南美洲的經濟增長將非常低。

    《報告》預計,到2023年,亞洲主要新興市場經濟體將占全球GDP增長的近3/4。

    經合組織地區通脹率預計保持高位

    抗擊通脹是當前首要政策任務。世界各地央行都在提高利率,以抑制通脹,并穩定各自經濟體的通脹預期。巴西央行行動迅速,近幾個月來通脹開始下降。在美國,最新的數據似乎也表明在對抗通貨膨脹方面取得了一些進展。

    《報告》稱,2023年全球通貨膨脹仍將居高不下,但將有所緩和。緊縮的貨幣政策和放緩的增長將有助于最終緩和通脹。

    具體來看,經合組織地區通脹率預計保持高位,今年將超過9%。伴隨緊縮貨幣政策生效,需求和能源價格壓力減少,運輸成本和交貨時間逐漸恢復常態,通脹將在2023年逐漸放緩至6.57%,在2024年逐漸放緩至5.14%。美國2022年通脹率預計達6.19%,2023年達3.52%,2024年達2.57%。

    西南財經大學全球金融戰略實驗室主任方明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稱,在全球地緣政治持續緊張的情況下,能源價格還將保持較高水平,導致全球物價處于較高水平。就美國而言,在美聯儲連續大幅加息3.5%的情況下,美國通脹仍處于相對較高水平,10月CPI同比上漲7.7%。從目前形勢判斷,“即使美國通脹不會再創新高,在2023年上半年前仍可能處于4%以上的水平?!?/p>

    結束俄烏沖突是改善經濟前景最有力因素

    當前,俄烏局勢尚未明朗,能源價格處于高位,伴隨冬季到來能源需求上升,通脹仍將高企。此外,美國、歐盟和英國此前采取定量寬松貨幣政策和零利率政策,帶來經濟刺激和金融泡沫刺激的同時也刺激了通脹。近期,面對物價上漲后的大幅加息與定量寬松貨幣政策的退出,全球金融市場估值變化也增添了經濟的不確定性。

    方明表示,發達經濟體已經出現了“滯脹”現象,未來可能出現經濟衰退。按IMF將世界經濟增長率低于3%(后來調整為2.5%)為全球經濟衰退的標準來看,2023年將出現全球經濟衰退。經合組織還將2022年全球貿易增長率調降至增長5.4%,2023年調降至2.9%,這也增加了全球經濟衰退預期。

    經合組織秘書長馬賽厄斯·科曼(Mathias Cormann)稱,俄烏沖突的結束是改善全球經濟前景的最有力因素。在沖突結束之前各國政府必須采取短期和中期政策措施來應對危機,在短期內緩沖危機的影響,同時為更強勁和可持續的復蘇奠定基礎。

    經合組織指出,經濟前景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如果能源價格進一步上漲,或者能源供應中斷影響到歐洲和亞洲的天然氣和電力市場,增長可能低于預期。隨著債務負擔的增加,全球利率的上升可能會使許多家庭、企業和政府面臨更大的壓力。低收入國家仍將特別容易受到食品和能源價格高企的影響,而全球金融狀況收緊可能會增加進一步債務危機的風險。

    在此背景下,《報告》列出了各國政府應對危機應采取的一系列政策行動:進一步收緊貨幣政策對抗擊通脹至關重要;財政政策支持應更具針對性和臨時性;加快投資采用和發展清潔能源和技術,對于實現能源供應多樣化和確保能源安全至關重要。

    為實現強勁復蘇,經合組織臨時首席經濟學家阿爾瓦羅(álvaro Santos Pereira)提出三點建議:其一,各國政府圍繞能源安全和能源供應多元化的投資勢在必行;其二,政府需要保持市場開放和國際貿易暢通;其三,促進就業是提升增長潛力及實現更強勁、更包容的復蘇的關鍵。

    責任編輯: 李志強
    聲明:證券時報力求信息真實、準確,文章提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實質性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下載“證券時報”官方APP,或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即可隨時了解股市動態,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財富機會。
    網友評論
    登錄后可以發言
    發送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證券時報立場
    暫無評論
    為你推薦
    時報熱榜
    換一換
      熱點視頻
      換一換
      国产尤物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 <bdo id="qsqq2"><optgroup id="qsqq2"></optgroup></bdo>
    • <td id="qsqq2"></td>